接受同鄉盛情邀請,2023年2月19日美國海寧同鄉會理監事一行由莫華鋒會長、張美英理事長率團抵達同奈省,此地毗鄰西貢約2小時車程,舊稱隆慶省,1975年後和邊和省合拼改稱同奈省,因同奈河貫穿其中而得名,上世紀中期有不少南遷海寧鄉親移居於此地劈山開墾,數代落地生根至今,是目前全越最大的海寧人集中定居地,南北越統一後期亦有外地華人湧入安居,由於政府放寬對華文教育尺度之故,華校亦鱗次櫛比地相繼成立,華人眾多,語言容易溝通,招工不難,有不少台商在此設廠似乎亦側重於此,籍其樞紐已帶動了農戶逐步改變生活形態,發展工商業,繁華經濟,在地華人子弟中學畢業後可以得到保送遠赴台灣接受高等教育,疫情之前最高峰時每年有逾千學子受益,學成回鄉前途無慮,生活也有所保障。
海寧之名乃延續1954年之前在越南北方與中國廣西交界處,原住民客家人世代居住的海寧省 ,在千百年融合各民族,歷經披荊斬棘,潛移默化中形成了另一分支——艾人(Người Ngái),我們無疑是越南的少數民族,但我們原本是華夏的漢人,一個民族忘記自己的文化就仿如水過無痕,生似浮萍,有根無土,一生漂泊,如果不能自強不息,隔代之後我們的民族意識可能會消磨殆盡。融入在地文化然後消失於無蹤是必然的宿命, 明鄉人就體會過此歷程。
在訪談中我們了解不少當地的真實概況,海寧鄉親大部份民間信仰是侍奉觀音菩薩,每到一處定居頗有經濟支撐,首先要蓋觀音廟,進而辦學作育英才,類似模式我族代代相授,得以安居樂業,兼有文化傳承。當日到達Trạng Bom清平社(Xã Thanh Bình),得到清平華文學校代為邀請周邊12家中文學校的代表蒞臨參加午宴,當日出席有:海寧同鄉會代表團團長莫華鋒會長暨夫人、張美英理事長、伍春玲副監事長、陳才貴常務顧問、李雪芬理事、黃慶玲理事、定館民立華文學校張晃銓董事長、定館民立華文學校校長鄧秀芳、定館民立華文學校劉秀儒副董事長、平祿民立華文學校黃至菊立案董事長、保平民立華文學校李昌源校長、清平民立華文學校陸全超董事長、清平民立華文學校蘇積揮名譽校長 、清平民立華文學校廖子權校長、光正越華初高中學校張弘輝董事長、 光正越華初高中學校校長兼千華歌舞團徐國鍠團長、 光正越華初高中學校李世權副董事長、隆慶市護國觀音廟凌欽廷理事長、寳含民立華文學校葉成有董事長、寳含護國觀音廟官秀章理事長,場面頗為壯觀,熱情溫馨,醒獅迎客,舞龍引路,入門先問人、入廟先拜神,眾人絡繹步進巍峨的清平護國觀音廟拈香膜拜,禮畢入座寒暄如儀,撲鼻而來的是滿桌都是久違的家鄉佳餚,目之所及垂涎欲滴,離鄉數十載至今才真正嘗到道地的家鄉餐宴味,爽不可比!席間互相坦誠融洽交流,觀賞學生列隊舞龍,舞獅,歌唱,舞蹈表演,樂不思蜀。
我們此番覓鄉尋跡之旅最大的收穫,莫過於看到了海寧人在他鄉正蓬勃經營的一片文化綠洲,該處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猶當他們的過去被逐漸抹走時,不會旁觀袖手,還努力去挽留,更要延續與傳承,蓋此奮鬥的精神,我們必須虛心學習與發揚,有鑒於此,我海寧同鄉會當日捐贈了象徵性的教育基金予六所學校及千華歌舞團籍以鼓勵,讓全景海寧桑梓之地都能目睹此印記。